全文阅读
有效市场假说是现代经济学领域两大基石之一,是研究证券市场有效性的经典理论。中国证券市场已走过了23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阶段,现已成为我国企业转换机制、筹集资金的重要场所,对国民经济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证券市场有效性理论在我国证券市场中的应用和发展,对于完善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规范证券市场主体行为,降低投资者投资成本,提高证券市场运行效率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有效市场理论相关综述:在从国内和国外、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出发,对证券市场的弱式有效、半强式有效以及强式有效进行综述的基础上,进而对有效市场理论的主要内容、理论模型、检测方法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分析;2.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纵向比较研究:基于股份制改革,运用游程检验和序列的自相关性检验,对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前后,证券市场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3.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横向比较研究:运用游程检验和序列的自相关性检验,对我国主板、创业板以及中小企业板三大板块市场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分析。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股权分置改革之后,上海和深圳A股市场都达到了弱式有效市场状态,且上海和深圳两个A股市场在股份制改革后的有效性都高于股份制改革前的有效性;2.无论是股改前还是股改后,上海A股市场的有效性都高于深圳A股市场的有效性,深圳A股市场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有效性的程度较低;3.主板市场作为我国证券市场发行及交易的主要场所,已经达到了弱式有效的状态,而创业板和中小企业板作为中小企业的融资平台,并未达到弱式有效的状态,并且相对于中小企业板,创业板更接近于弱式有效的状态。总体来看,证券市场是由弱式有效市场逐渐向半强式、强式有效市场逐渐演进的。这一演进过程不仅需要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的不断规范以及理性投资者的广泛参与,更需要证券监管水平的不断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出一个公开、公平、高效的证券市场环境,才能从根本上完善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运行机制,推动我国证券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